标签:pta

昆仑海岸2024年度大事记

作为深耕传感器领域30年的民族品牌,我们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2024年再次交出亮眼答卷。

2024中国自动化+数字化产业年会,工控网推选出行业内具有影响力和创新性的优秀企业、优质产品和应用案例。昆仑海岸【智慧热力远程监控系统】斩获应用创新奖,昆仑海岸已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展现非凡实力。

3月 智慧热力远程监控系统斩获

应用创新奖

行业核心力量与数以万计的前沿环保解决方案齐聚于此,为提振行业信心、推动产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按下“加速键”。

昆仑海岸已有100+落地项目在运行中,为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营能力,增强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4月 昆仑海岸亮相25届

中国环博会上海展

昆仑海岸物Link设备运维管理平台、智慧终端硬件产品亮相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充分展示了在水处理领域的实力与向好的西部环保市场前景。在数字变革机遇下,为智慧环保行业赋能,与客户携手共赢!

6月 智慧水务赋能西部环保产业链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生产的主力军,尤其在推动科技进步、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月 昆仑海岸获国家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昆仑海岸无线压力变送器入选国家级平台: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物联网促进新质生产力创新展区,平台着力打造物联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11月 硬件产品入选国家级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GB/T 21099.2-2024国家标准

[企业系统中的设备和集成过程控制用功能块和电子设备描述语言EDDL]

第2部分:FB概念规范

2024-11-28发布2025-06-01实施

11月 昆仑海岸参与起草GB/T

21099,2-2024 国家标准

2024京津冀物联网产业大会旨在挖掘不同赛道、不同行业有丰富实践案例的物联网企业、全方位展现京津冀物联网行业的发展面貌。昆仑海岸喜获京津冀物联网场景应用优秀品牌企业认定!

12月 京津冀物联网场景应用优秀品牌企业

慧聪24年品牌盛会表彰了在智能物联领域中勇于探索的杰出企业,以榜样的力量助推产业发展。昆仑海岸从千家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智慧燃气联动箱”项目应用荣获“智能物联项目创新奖”。

12月 智慧燃气联动箱项目荣获“智能物联项目创新奖”

北京物联网学会旨在精心培育契合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企业平台,24年昆仑海岸“智慧城市环境一体化监控平台”荣获京津冀物联网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助力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共进,共识共赢。

12月 “智慧城市环境一体化监控平台”荣获---京津冀物联网技术应用优秀案例

物link物联平台演示项目已扩展到10个,即:基础物联、智慧水厂、城市管网、智慧园区、智能供热、设备管理平台、农污镇污、港口监测平台、无尘车间、数字灌区,可面向各行业进行垂直化延伸,提供灵活配置和高度扩展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12月 物Link 物联平台5.0 版本发布

昆仑海岸已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150+项,未来将坚持紧跟国际国内前沿技术潮流,布局自主研发,用创新科技赋能万千应用场景。

24年度取得发明专利、软著

实用新型证书15项

每一滴汗水都闪耀光芒,销售精英们的付出终将铸就辉煌业绩!点燃梦想,愿携手并进赢未来!

数字群产品营销中心捷报连连

结束语:

三十年风雨兼程,我们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站在新起点,将继续以硬核科技筑牢发展根基,用中国智慧书写传感器产业新篇章!

2025年,新的一年,乙巳青蛇逢双春,昆仑海岸求变求新,破立并举,继往开来,为广大新老用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咨询热线:


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元 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喜人

【化工仪器网 行业百态】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长江的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因此在贸易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方面,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得益于此,该地域的经济水平及创新能力,在全国均有着较为突出的表现。 也正因如此,长三角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也成为了长三角建设环节中重要的任务。也正因如此,2010年5月,正式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到了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更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此同时,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切实收获了傲人的成绩。 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23日发布的数据,以2015年为基期,2023年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达到了132.6,较2022年提高了3.3。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建指数为154.3,长三角区域绿色共保指数为159.7,区域开放共赢指数为108.2,对比2022年均有提升,其中长三角区域绿色共保指数提升最快。 这些提升具体到细节上可以分为经济、基建、产业、生态、民生五个方面。 经济发展方面,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逐年提升,2023年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24.4%;基础建设方面,长三角地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内部联系更加紧密,铁路运营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大幅增长,省际差异明显缩小;产业发展方面,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度提升,尤其是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成效;生态环境方面,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大幅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同时大多数产业绿色转型成功;民生福祉方面,长三角地区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民生指标均稳步增长,社保一受到居民好评,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范围也得到不断扩大。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计监测办公室也针对这些方面公布了大量的数据,其中有几个可以重点关注。例如2023年,长三角区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迈上万亿台阶,达10167亿元;2023年,长三角59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3.4%,达到历史最好水平;2023年,长三角区域货物进出口总额15.1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创新,推动政策协同和资源共享”均是现阶段在努力推进的工作,并且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这点来看,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而相关的经验及发展模式相信也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